互联网营商环境服务
2022年政策解读 | 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 | 互联网营商解决方案
(028)84400310
从近两年高企评审情况来看,整体趋于严格,企业若想要认定2020-2021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或者需要重新认定高企,那么现在就需要做好规划。
<一> 政策解读
认真阅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 号)
想要成功认定高新企业,需要对政策有足够多的了解。
<二> 企业自评
结合企业的实际,认真落实政策的各项指标,依据政策的要求,逐一对企业的条件进行分析,并自我评价是否达标。
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为符合认定要求。
<三> 条件落实
1. 知识产权
高新评分标准中,有将近70分评分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知识产权挂扣,毫不夸张的说,知识产权布局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高新认定的结果。
1.1 需要知识产权须在境内授权或审批审定,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知识产权权属人必须为申请企业。而且知识产权需要与企业核心技术和主营产品相匹配。
1.2 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延长至7-14个月,为了不影响企业2020年和2021年高新认定,建议2019年就要提交相关的专利申请,越早越好。
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普件申请周期不定(一般需要3-4个月,加急的话1-2周左右),建议企业申请有具体工作日要求的加急件,保证其及时按时授权。
1.4 按Ⅱ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仅限使用一次,若是2020年重新认定的企业,在2017年认定时用过的Ⅱ类知识产权将无法在2020年重新认定用于知识产权数量的考核。
2. 研发费用比例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的比例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关键,速度预估企业2019年的收入情况,结合企业归集的研发费用情况,看比例是否达标。
2.1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实际技术,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2.2 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2.3 准确区分生产与研费用(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未分别核算的情况下,研发费归集应有明确的依据)
3. 人员情况
认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企业查看公司人员名册,落实科技人员的情况,达到要求比例。
公司总人数如何界定?兼职人员算不算公司人员?哪些人员属于科技人员?哪些人员属于研发人员?人员比例是否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去调整?这些问题都需要好好解决。
4. 财务成长性
在评分标准上,企业财务成长性(包括销售收入和净资产)占20分,是企业被扣分最厉害的一个指标。
4.1 财务数据指标是高新评价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也是企业可以通过提前梳理准备从而避免不应该的失分,从而提高高新认定通过率。
4.2 企业需核算2017/2018这两年的财务成长性,同时预估2019年收入的情况。
5. 其他情况
例如RD项目,组织管理水平(制度),研发平台,产学研,创新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等等。都需要认真核查,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组织整理相关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流程较繁琐,需多部门协同配合,准备周期长,而每一家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重点规整的地方也都不一样,大家务必提前合理地做好2020年的申报规划。
海松知识产权提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最新政策资讯、高新企业政策信息解读、国家高新企业行业动态跟踪。若有异议请咨询187 0159 9391(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