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爸爸”组团来防霾
今年冬天,雾霾仍在。“清华博士爸爸”侯琰霖眼前的迷雾却消散了不少。他的创业项目“可可考拉”儿童防霾口罩经过3年发展,在今年迎来了盈利。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防霾儿童口罩,为孩子们阻挡了雾霾的侵袭,也让侯琰霖看到了前行的目标。
郝秋实:匠心尽在一药 技艺千古传承
“九味中药,四十余道工序,五十余天锻造,四百年的传承,这,就是国家非物质遗产金牛眼药制作技艺的最好注脚。”眼前说话的这位青年是河北定州市金牛原大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郝秋实,他眉目坚定,介绍起这项传统技艺来侃侃而谈,十分熟稔,30多岁的他有着和年龄不符的“老夫子”一般的爱好--制作眼药,而这个爱好,还要从他的另一个身份讲起。
中国电子商务法-探索中国和欧盟知识产权未来合作”中欧研讨会在厦举办
近期,国际知识产权媒体《世界商标评论》(WTR)公布了第6版名为“网络品牌执法:在电子环境下为商标提供保护”的文件。该文件可为人们提供品牌管理最佳实践方面的最新指导以及品牌保护投资回报方面的见解,公众可免费获取该文件。
胡国华:凭一块自制“招牌” 拿到我国“01”号专利
1984年3月29日,还在刷漆铺砖的国家专利局办公室前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手里拿着一块写着“申请专利者在此排队,第一名航天207所”的硬纸板,并将纸板举起来挂到了办公室的门框上。很快,周围的人都被这块牌子吸引,也自觉排起队来……
创新之“火”舞出精彩人生
在我国北方,废弃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个大难题。仅在东北地区,一个县每年就有上百万吨玉米秸秆被堆在田间直接焚烧。“如果能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该有多好!”住在浙江义乌、恢复高考后第一年考取大学的朱宏锋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在他看来,发明一台现代化的生物质能炉灶,不仅能让秸秆变废为宝,取暖做饭,还能改善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
伶仃洋上的创新梦
7月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顺利贯通,距离通车又近了一步。面对此情此景,无数建设者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一航局)技术员刘昊槟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刹车片 凝聚创新情
“刹车是电动车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防盗锁可以保护财产,刹车则事关生命安全。”10年来,人到中年的许志明一直坚持研发专用的电动自行车(下称电动车)刹车系统,在创业创新的天地中不懈跋涉。
【4·26创新改变生活】霍金轮椅:量身定制,交流神器
对于霍金,也许你从没听过他的真实声音,也从没看见他执笔写作,但他在世人心中已经活成了一部传奇。这样一个拿不起笔、开不了口、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却写了十余本畅销书,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论文,还参演了多部影视剧作品,这背后靠的就是他身下那套科技感十足的轮椅。
俞永福:用阿里文娱生态培育新土豆
3月31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下称阿里文娱)在京召开短视频战略暨新土豆发布会,宣布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在阿里文娱的生态助力下全力进击PUGC(专业用户与用户生产内容)领域。“转型后的土豆将成为阿里文娱短视频战略的重要落棋点,集团将充分利用阿里文娱的能力、耐力和生态实力护航新土豆,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在发布会上表示,阿里文娱正在借